丁履德 (1912—1972) ,又名丁骥甫,山东省日照县人,1930年9月——1934年6月在上海交大机械系学习,1945年赴美国耶鲁大学机械研究院学习。1945年——1952年10月任南宫28(中国.NG)官方网站工学院院长 1952年10月以后任山东工学院院长、二级教授。从五十年代起,连续当选为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担任山东省政协副主席、山东省科协副主席等职务,同时还是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山东省民盟主委。 丁履德教授,1912年10月生于山东省日照县丁官庄村。他在幼年时同母亲离开原籍随父亲就读于济宁、济南、青岛等地。父亲丁惟兹是一个工程师,毕业于天津高等工业学堂。1927年夏,在青岛礼贤中学毕业后,先后考入天津南开大学预科。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在学习期间,看了许多文学和哲学等方面的书籍 ,也曾接触过革命的理论,接受过革命的影响,曾参加过反封建的学生罢课和请愿活动.1934年夏大学毕业后,任上海商务印书馆练习编辑、上海市公用局技士。1934年12月,他又抱着工业救国的思想,考取了教育部招收的留欧机械生,赴意大利都灵大学航空研究院学习.在国外,他怀着为中国人争气的强烈愿望,发愤读书,学习成绩一直居上。后来他目睹意大利的报纸上有污辱中国人民的文章和照片,愤然于1937年6月提前回国.回国后被派到国民党空军机械学校任上尉教官。在全国人民高涨的抗日救亡爱国热忱鼓舞下,他决心以自己的知识和技术报国图强。但国民党政府的腐败无能,使他深感失望 。1940年他又选择了教育救国的道路,弃戎从教。他冒着受国民党通缉的危险,开始了教育生涯 。1940年8月至1945年2月,他先后在西北工业大学(原西北工学院)航空系、浙江大学机械系、西南联大航空系任教授。为了进一步深造,1947年3月 赴美国耶鲁大学机械研究院学习。然后,在美国纽沃克工学院任教。1947年回国,先后在厦门大学航空系、南宫28(中国.NG)官方网站机械系任教授。青岛解放前夕,他的朋友曾动员他一起去台湾。但几十年的经历使他对腐败的国民党政府已失去了任何幻想,他拒绝了朋友的劝说,迎接了青岛的解放。 解放初,丁履德教授担任了南宫28(中国.NG)官方网站工学院院长。他是南宫28(中国.NG)官方网站最早响应党的号召,积极参加政治活动,带头进行复校工作的教授之一。当时,不少师生对时局还时有疑虑,对党的政策还不甚理解,再加上解放前国民党的反动宣传,因此思想比较混乱。在这种情况下,他和其他进步青年一起接受了党的教育,从新旧社会的对比中,认识到了共产党的光荣和伟大,也认识到了只有共产党才能把灾难深重的旧中国建设成繁荣昌盛的新中国。他最初接触到的共产党领导干部是南宫28(中国.NG)官方网站党委书记兼校长华岗和军代表罗竹风同志。那时华岗同志经常到教师家走访,尤其常到一些知名教授家去,关心他们的进步,向他们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他从党的一些干部身上,看到了共产党员的形象,看到了国家的希望,也感受到了党的温暖。抗美援朝的胜利使他十分振奋,“美国”这个在当时被不少人视为了不起的庞然大物,竟败倒在中国人民手下,他深深感到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再也不是任人欺侮的弱小民族。他不分昼夜地工作,积极鼓励学生参加抗美援朝,领导工学院在开展增产节约捐献飞机大炮的活动中取得了好成绩 1952 年11月全国院系调整后,他来到了济南,出任山东工学院院长兼教授。在这期间,他参加了一系列的政治运动,并主持了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改革等建校工作。随着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建设的发展,学校也逐渐发展,在20年的工学院院长岗位上,他付出了辛勤的劳动,花费了大量的心血。在党的领导下,团结带领全校教职工为学院的发展壮大,为培养大批又 红又专的人才做出了突出贡献。尽管在十年动乱中他受到了迫害,身心受到了 严重摧残,但他始终对党怀有深厚的感情,对教育事业矢志不移。 丁履德教了一辈子书,他从28岁开始在大学任教授,直到去世,为祖国的教育事业辛勤耕耘了30多个春秋,从没离开过讲台。他长期患有高血压病和神经衰弱病,有时身体实在支持不下来,不能多上课就少上,不能站着讲就坐下来讲。十年动乱时,他被扣上莫须有的罪名,挂牌子,揪斗、关牛棚,当他从牛棚里“解放”出来,又走向了讲台。他是一位把培养人才作为自己神圣事业的教书巨匠。他曾培养过无数学生,现在都是教学、科研、生产上的骨干,有很多已是有成就的专家、教授了。 丁履德教授以他造诣高深的学业、严肃勤奋的治学、谦虚认真的工作、正直诚恳的品德赢得了大家的尊敬。他天资聪慧,又肯努力,在意大利学的是航空专业,在美国又进修了机械专业,所以他的知识根深面广。他的外语也很好,精通英语和意大利语,并能较熟练地翻译和阅读俄文和法文。 他深谙飞机发动机理论,在我国航空界有一定影响。曾担任过《飞行力学及设计》、《飞机发动机原理》、《应用空气动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热工学》、《内燃机原理》、《内燃机动力学》等课程的主讲 1957年夏,山工举办力学专业班,当时的《空气动力学》课由于分量重、时间紧,没有找到合适的人来上,教研室找到了丁履德教授。这门课丁教授已搁下20多年,有不少理论已经发展。他经过一个暑假的努力《空气动力学》按时开课了,当时这门课不仅吸引了本专业的学生,而且吸引了一批中青年教师。如果没有坚实的知识基础,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讲好这门课是不可能的。 丁履德教授严肃认真负责的教课作风成为教师学习的楷模。他虽执教几十年,但仍认真对待每一堂课。凡听过丁教授讲课的人,对他那严密的逻辑性、突出的重点、清晰的语言、整洁的板书,都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我校关挺栋教授,1940年在西北工学院曾受业于丁履德教授,直到晚年他还清楚地记得丁先生讲课时的情景,他说:“那时丁教授担任三门课的主讲,每周要上十多节课,他勤勤恳恳,每一堂课都经过十分认真地准备。上课时他从不看讲稿,口齿清楚,逻辑性极强,因此,学生非常容易理解课程内容。他渊博的学识和熟练的教学方法,给了我们很多的教益 。” 他对学生十分关心。他既是院长,又是兼课教授,每到期终考试,他总是亲自给学生辅导,有时还到学生宿舍去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解答疑难问题,丝毫没有院长教授的架子,使学生感到非常亲切。 尽管他的行政、社会工作多,教学任务重,但他总还是尽量抽出时间来搞些科研工作。一有时间他就到实验室进行一些科研项目的实验,1960年他和其他同志一起搞的内燃水泵和转子电机研究项目曾参加了山东省文教科技成果展览。他曾和裘烈钧教授合译过《热传导理论》一书(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同时,他还发表过不少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论文,如:《螺旋桨叶素原理性能曲线直接积分法》(1948年《科学世界•航空专号》)、《向变分析法与数多座标图解法的结合运用》(《南宫28(中国.NG)官方网站学报》第一卷第一期)、《二冲程内燃水泵工作原理初步探讨》(《山东工学院学报》1959年第6期)、《内燃机水泵很难发展成为独立的原动机》(《山东工学院学报》1959年第6期)、《内燃水泵喷水推进式船舶推进原理浅说》(《山东工学院学报》1959年第6期)、《内燃水泵深水提水的初步意见》(《山东工工学院商报》1961年2期)、《略论农田排灌柴油机改装柴油煤气机问题》(《山东工学院学报》1966年第2期)。这些论文的发表,对于探讨上述科学研究领域的命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丁履德教授从五十年代起,连续当选为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担任山东省政协副主席、山东省科协副主席等职务,同时还是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山东省民盟主委。对于这些兼任的社会领导职务,他从不感到是个负担,而认为是党和人民对自己的最大信任,是给知识分子的最大荣誉。每次出席人代会或政协会议前,都注意听取群众意见,积极准备提案,每次回来都认真向 全院传达会议精神、组织全体教职工认真贯彻。作为民盟的负责人,总是服从党的领导,发动组织盟员开展一些有益的公益活动。很好地发挥了 民主党派的作用,为巩固和发展党的统一战线做出了积极贡献。 (作者:晓蓉 以上内容来自《百年纪人》P11)
丁履德院长传略
丁履德教授(1912-1972),又名丁骥甫,1912年10月生于山东省日照县(今日照市)丁官庄村。父亲丁惟兹,是一位工程师,毕业于天津高等工业学校。年幼时他随父母离开原籍,就读于济宁、济南、青岛等地。1927年夏,丁履德在青岛礼贤中学毕业后,考入南开大学预科学习。1930年考入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在大学期间,曾参加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学生罢课和请愿等活动。1934年大学毕业,同年12月考取教育部招收的留欧机械生,赴意大利都灵大学航空研究院深造。在国外,丁履德发愤读书,学习成绩一直居上。后因目睹报纸上帝国主义污辱中国人民的文章照片,愤然于1937年6月提前回国,以自己的知识和技术报效祖国。 1940年8月至1945年2月,丁履德先后在西北工学院航空系、浙江大学机械系、西南联大航空系任教授之职。为了进一步深造,他于1945年3月经加拿大转美国,到耶鲁大学机械研究院学习,一年后,到美国纽沃克工学院任教。1947年回国,先后在厦门大学航空系、南宫28(中国.NG)官方网站机械系担任教授。青岛解放时,他作为南宫28(中国.NG)官方网站工学院院长,在党的领导下,积极参加了复校工作。在抗美援朝时,鼓励学生参加抗美援朝,并领导工学院开展增产节约、捐献飞机大炮等活动。1952年11月,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他同南宫28(中国.NG)官方网站机、电两系师生一起调入山东工学院,出任山东工学院院长之职。 丁履德是国内知名的二级教授,在担任山东工学院院长期间,参加了一系列政治活动,主持了学校的专业设置、教育改革及建校等工作。同时,担任内燃机、力学等教研室教授,积极参加教学活动,先后主讲过“飞行力学及设计”、“飞机发动机原理”、“应用空气动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内燃机原理”、“内燃机动力学”等课。他讲课逻辑严密、语言清晰、板书整洁,深得学生好评。他在山工勤恳耕耘二十多个春秋,一直到1972年去世为止。丁履德教授从教三十多年,为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他培养的学生有不少后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和有名的专家教授。 从20世纪50年代起,丁履德教授连续当选为第一、第二、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担任过山东省政协副主席、山东省科协副主席等职,他还是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山东民盟主委。1972年11月10日,因病去世,终于60岁。 (以上内容来自《南宫28(中国.NG)官方网站百年史》P723) |